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弘扬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思政课研学实践“行走课堂”

发布时间:2021-07-31 作者:王梁 编辑:许蕾 摄影: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宣传部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全省重点马院的学科人才平台优势和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切实引导广大师生、群众加深对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30余人于7月19日至7月26日到抚远、密山、绥芬河和农垦宝泉岭管理局等地开展了以“弘扬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以思政课研学实践“行走课堂”的形式学习百年党史,赓续红色血脉,了解社会民情,提升理论修为,在学思践悟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探访红色资源,擦亮政治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黑龙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了独特而充盈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鲜活的教材。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了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珍宝岛、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梧桐河抗联纪念馆、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绥芬河秘密交通线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刻回顾了我党百年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矢志不渝的伟大历程,坚定了思政课教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信心,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引导力、感召力。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用好用活龙江红色资源,讲好思政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擦亮政治底色,画出最大同心圆。


 

 

 

 


 

 

深入基层一线,助力乡村振兴。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一条重要主线,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如何筑稳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种好“中国粮食”,端好“中国饭碗”,实现乡村振兴,成为我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团成员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深入到乡村和企业,一路调研、一路思考基层一线遇到的发展之困,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状,了解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凝智聚力。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梧桐河农场有限公司,实践团成员听取了该农场利用智慧科技促进种植户增收的情况介绍。实践团成员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立足点,与当地群众共同交流了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共同感悟党百年来的重农惠农强农光辉历程,增强矢志为农的使命担当,开展了一堂有“龙江情怀、商大温度”的思政实践课。






根植生态沃土,感悟大美龙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不仅是黑龙江发展建设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突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转型发展的具体要求,也拓展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外延。实践团成员先后来到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三江口、黑瞎子岛湿地公园、乌苏镇等生态示范地,亲身感受黑龙江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等独特自然环境,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学院教师将以此次社会实践为载体,持续开展学习研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丰富我校“绿色生态文明”思政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热爱大美龙江、建设美丽中国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贯穿、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程,将学校“一体两翼”文化育人模式与思政课程建设紧密融合,挖掘开发“红绿蓝金银”五色教育资源,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形成思政课程建设的商大经验,为构建龙江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更多商大方案,贡献商大力量。

 

版权所有:哈尔滨商业大学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