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 哈商大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一)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1日 14时30分 作者: 编辑:马潇潇 摄影: 来源:校团委

编者按: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这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光荣使命,也是商大学子在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的生动写照。自暑期以来,各实践团队满载着理想与责任,正陆续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开展实践活动。他们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走访调研,丈量国情民情;聚焦乡村振兴,敏锐观察思考,探寻发展路径;贴近人民群众,真诚倾听交流,汲取智慧力量;投身火热实践,深刻感悟,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风貌。为充分展示我校青年学子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的风采、收获与担当,校团委开设《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哈商大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专栏。敬请关注,共同见证青春力量在祖国大地的绽放!

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语牧星河行动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我校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语牧星河行动组在7月14日奔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实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海省承东启西、联疆络藏,是戍边守关、经略西部边疆的枢纽,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语言情况丰富多样,与各民族特色紧密相关。学院正科级辅导员侯玮婷、团委副书记孙鸿宇2位指导教师带领7名学生深入实地,面向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推广普通话,用青春力量架起沟通桥梁,为高原乡村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积极参加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组织的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参与协同团队。

进社区 送知识:普通话成为幸福纽带

团队成员们来到青海省海晏县城南社区为社区居民讲解普通话与规范字概念,通过趣味汉语故事讲述、多音字绕口令挑战等趣味形式,引导社区居民规范发音、创意表达。在宣讲中注重文化传承、人际交往及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让“学好说好普通话 利国利民利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普通话教学课。

宣讲过程同步发放“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宣传册及调查问卷,收集居民们在普通话学习中的难点、兴趣点。社区的中老年居民存在普通话沟通障碍,团队的藏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及青海籍学生用民族语言和当地方言对一些生活实用语进行字意讲解,逐字逐句带领居民说好普通话,手把手纠正发音、示范表达。在团队师生的带领下,居民们热情高涨,学习写下规范汉字,助力社区打造普通话学习角,让普通话推广到日常,成为拉近邻里距离、便利生活出行的幸福纽带。

助直播 拓销路:普通话打开致富大门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青海特有的牦牛肉干,肉质紧实、营养丰富……”。在海晏县电商直播基地——海晏优品的直播间里,实践团队成员与基地主播默契配合,用流利的普通话推广青海省的牦牛肉、青稞饼、沙棘汁、洋芋粉条等农畜产品。直播内容以清晰简单的普通话为主,搭配少数民族学生及青海省学生的民族语言及地方语言翻译,使当地的农畜产品更具吸引力。

师生们提前调研产品特点,结合电商营销知识,帮助主播优化话术设计、梳理产品卖点,并通过镜头展示高原牧场的生态环境,让消费者直观感受源头好货的品质。此次直播实践,不仅为当地农畜产品拓宽了销路,更让“普通话+电商”的模式深入人心。

心相连 共繁荣:普通话促进民族团结

从社区课堂到电商直播间,哈尔滨商业大学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推普”的价值,不仅是语言的规范,更是高原乡村与外界连接的桥梁,是赋能产业发展的工具。团队成员表示,此次实践不仅让我们在服务中成长,更让大家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语言先行”的意义。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推普与乡村发展的结合点,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图文来源: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哈尔滨商业大学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