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引导广大教师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教师工作部于2025年5月至6月开展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案例征集活动。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依托学校新闻网、官方微信等平台开设线上专栏,对征集到的部分育人故事进行展播,深刻诠释教育家精神,激励全校广大教师守初心、担使命,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个人简介:
史妍妍,副教授,外语学院小语种教研室主任。先后获得2019年哈尔滨商业大学第十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2021年哈尔滨商业大学首届课程思政大赛二等奖、2022年第六届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2023年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三等奖、2024年哈尔滨商业大学第四届创新教学大赛副高组一等奖。发表中文CSSCI检索论文等10余篇,发表专著2部,横向课题1项,参与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5项。获学校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标兵,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嘉奖等荣誉。
又是一年初夏,窗外细雨如丝,整理书柜时,我再次看到那份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的证书。抚过证书的纹路,仿佛唱针一般,指尖传来昔日课堂的“留声”。我曾无数次穿行于教学楼熟悉的走廊,耳畔流淌着不同语言织就的交响。从2011年入职承担外语学院的第二外语课和全校的公共外语课,到如今的十四年时光里,每一届学生的成长轨迹都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中。

温情守护 点亮希望之光
初次见到小霞同学,是在第二外语课堂。她坐在后排角落,圆润的脸庞泛着病态潮红,眼神中满是惶惑与无助。刚站上讲台的我只当是学业压力让她局促不安,便柔声宽慰道:“别慌,都是从零开始,老师也曾像你这般迷茫。”听完这段话后,她反而更局促了。课后,她随我踏入办公室时,泪如雨下。原来入学不久就确诊重病的经历已耗尽她的元气,休学归来后,药物副作用如影随形,连基本学习都举步维艰。后来,从辅导员老师处得知,学院为呵护她,特意安排了勤工俭学岗位为其纾解经济困窘。知晓实情后,我课余时分倾心辅导其功课,还按季节为她添置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岁月流转,迎来毕业季,她的身体也渐有起色。临别之际,她专程前来致谢,坚定地说要带着这份关爱好好生活、回馈社会。如今的她在基层社区默默耕耘,为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见证她的蜕变历程,我愈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当如春风化雨,要做有担当的引路人,打造有温度的课堂,让爱与责任绵延传递。
星火燎原 启迪智慧征程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此后数年,我始终秉持外语学院的教学理念,在三尺讲台上精耕细作、潜心钻研。机缘巧合下,在公共外语课上邂逅了2015级的两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2016年5月,在学院组织的师生座谈会上,有学生困惑于外语学习的意义所在。我将准备了很久的一段话告诉大家:“知识能打破认知壁垒,拓宽视野边界。语言恰似摆渡之舟,习得外语既是汲取异域文化的养分,亦是向世界推介中国的窗口。你们当博览群书,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传递赤诚之心。”此番话语如醍醐灌顶。会后,二人主动留下与我深入探讨。我倾囊相授备考策略,鼓励他们发挥“外语+专业”的双重优势,冲击等级考试、参与学科竞赛。三载寒暑砥砺,他们终获国际等级考试最高级认证,并分别考入辽宁大学、吉林大学深造。如今,二人共同执教于浙江省一所高校,双语教学游刃有余。十载光阴荏苒,他们常与我分享成长点滴:从初出茅庐的教研室主任到带领团队开拓教学新径,再到指导学生斩获赛事佳绩……前几日,喜闻了他们课题中标、喜结连理的好消息。
教育的回响从不拘于课堂方寸之间,它恰似播撒于深谷的种子,一旦脱离我们的掌心,便会在他乡沃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终有一日,那蓬勃生长的生命将以意想不到的姿态,将一片绿荫、一缕芬芳跨越山水遥赠归途。

携手逐梦 共赴鹏程万里
2021级英语专业的思宇同学宛如朝阳般明媚耀眼,浑身散发着乐观进取的青春气息。课堂之上,他思维敏捷、妙语连珠;课外之时,他勤勉好学、孜孜以求,成绩始终稳居前列。然而,当2023年初他毅然踏上考研征途时,这位往日笑容灿烂的大男孩却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泥沼,情绪一度跌入低谷。彼时,恰逢我全力备战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关键时期。思宇主动找我倾吐心声,谈及本专业考研中二外的严峻挑战时,他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如阴霾般笼罩心头,甚至萌生退意。凝视着他眼中交织的困惑与失落,我将备赛时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坦诚分享备赛过程中经历的焦虑与重压,并真挚地告诉他:“人生难求尽善尽美,但求全力以赴、无愧于心便足矣。”听我说完,他虽未多言,却悄然改变——不再抱怨二外之难,而是频繁通过信息向我请教疑难、寻求方法指导。历经近一年刻苦的鏖战,思宇终圆梦黑龙江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得以在挚爱的学术领域继续探索攀登。
回首来路方觉,教师真正的荣光不在领奖台的高光时刻,而在那一次次深情的目送与守望之中。目送那些曾被我们用心温暖过的年轻生命的背影渐行渐远,守望他们怀揣着从我们这里汲取的精神火种既照亮自己的奋进之路,又将这份光明传递给更多后来者。

教育的精髓正在于此——它是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需无私的奉献精神。它是灵魂与灵魂的相互唤醒,是交托给漫长岁月去验证的心灵共鸣。当我们目睹曾经在课堂角落怯懦低垂的脑袋如今昂首挺立于社会舞台时,昔日的迷茫和稚嫩被今日的自信与担当所取代,这些无声却有力的蜕变恰似岁月之手为“育人”二字镌刻的最深沉也最温暖的注脚,默默诉说着教育的永恒力量与不朽价值。
撰稿:史妍妍 编辑:董玮佳 审核:宁晓艳、周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