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引导广大教师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教师工作部于2025年5月至6月开展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案例征集活动。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依托学校新闻网、官方微信等平台开设线上专栏,对征集到的部分育人故事进行展播,深刻诠释教育家精神,激励全校广大教师守初心、担使命,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个人简介:
古万军,药学院党委副书记。1995年参加工作,先后获得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优秀支教工作队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嘉奖”、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哈尔滨商业大学这片育人沃土上,我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灯塔,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将德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守护学生成长的征程中,书写着属于我们的温暖篇章。

用情与智慧点亮青春
2020年9月,新生入学筛查时,我注意到了学生小黄的档案。她来自偏远山区,父母离异,老人身患重病,家庭经济压力巨大。初次见面,这个扎着马尾的女孩眼神躲闪,攥着衣角的手微微发抖。我深知,贫困的枷锁不仅束缚着她的物质生活,更在她心里筑起了自卑的高墙。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名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告诉自己绝不能让这个孩子被生活的苦难打倒!我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为她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协调安排勤工助学岗位,让她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经济负担。但我深知,物质上的帮助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打开她的心结。
为了打开她的心门,我以“中药文化传承”为切入点,邀请她加入学院宣讲志愿服务队。第一次活动是为社区老人举办中药养生讲座。当她看到老人们围在展台前询问中药功效时,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我趁机鼓励她:“你对药材的辨识很精准,要不要试着给大家讲讲黄芪的妙用?”她慌忙摆手,脸涨得通红。我没有勉强,而是在课后递给她一本《中药学概论》,扉页写着:“每一味药材都有独特的光芒,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此后,我有意在学生活动中为她创造展示机会。经过锻炼,小黄的进步很大,慢慢地她的脸上扬起了自信的微笑。在经验分享会上,她红着眼圈说:“老师,是您让我知道,原来我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光。”

用诚与担当铸就前路
就业是每位学子最大的难题。择业过程中,她因一次次的尝试碰壁,焦虑情绪不断加剧。慢慢地她变得沉默寡言,与她交流也只是寥寥数语,甚至出现消极的念头。我深知事情的严峻性,耐心地一次次给她做心理疏导。同时,积极发挥家校共育作用,联系她的父母并说明情况。然而,当得知他们因路途遥远、经济拮据无法来校时,我毫不犹豫地为他们报销了往返机票。当小黄父母握着我的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哽咽着说“老师,谢谢您”时,我更加坚定了帮助小黄的决心。
我调动一切资源帮她联系了12家药企的HR内推,面试了7家,陪她分析每一次失败的原因,从面试礼仪到专业知识,从自我介绍到临场应变,手把手地传授面试技巧。为了帮她制作一份出色的简历,我逐字逐句地修改,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那段时间,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我们一起模拟面试场景,一次又一次,直到她能够从容应对。
终于,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小黄收到了浙江知名药企的录用通知。当她拿着录取通知书,眼含热泪冲进我的办公室的那一刻,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化作了她人生路上的一束光。


用恒与热忱坚守初心
小黄毕业后,我依然持续关注着她的成长。“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如今的小黄已成为浙江知名药企的骨干员工,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还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条件。去年教师节当天,她带着父母跨越千里重返母校,向我汇报自己的成长与蜕变,表达深切的感激之情。小黄的父母紧紧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老师,是您给了我们全家希望,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话不尽青春往事,道不完师生恩情。暮色渐浓时,小黄要赶最后一班高铁,我坚持送她出校门口,走的正是四年前把她接到药学院的那段路。“有空常回来看看”,分别时,我往她手里塞了袋温热的枣糕,正是她最爱吃的那家。师生之情,就像老槐树的年轮,无声无息,却永远镌刻在时光深处。
教育从来不是冰冷的知识传递,而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用执着与热忱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在育人的道路上,或许会有疲惫、会有挫折,但每当看到学生们绽放出自信的笑容、收获成长的喜悦时,我就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所有的付出都意义非凡。我愿继续以赤诚之心,坚守育人初心,用爱与责任,照亮更多学生前行的道路。


教育家于漪说:“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在哈尔滨商业大学的育人岗位上,我愿做一粒“种子”,把教育家精神的养分播撒在“三全育人”的土壤里;做一面“镜子”,用爱与责任映照学生的成长轨迹;做一把“梯子”,在托举学生攀登专业高峰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精神升华。未来,我将继续“以药为炬”,在培养“有温度的药师”的征程中,书写更多关于成长、关于热爱的育人故事。
撰稿:古万军 编辑:董玮佳、佟彤 审核:宁晓艳、周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