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设计艺术学院举办跨文化设计交流专题讲座“艺商创融:民族文化属性对本土设计的影响——马来西亚设计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08时59分 作者: 编辑:封烨 摄影: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为深入探索民族文化与本土设计的深度融合路径,进一步拓宽师生国际学术视野,10月27日,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南校区主楼408室隆重举办跨文化设计交流专题讲座“艺商创融:民族文化属性对本土设计的影响——马来西亚设计案例研究”。出席本次讲座的嘉宾有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创意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博硕生导师谢慧龄教授,马来西亚双威学院陈图彬教授,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主任苗苹教授,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创意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博士生,鲁迅美术学院的硕士生们以及我校设计艺术学院各专业教师、研究生及优秀本科生代表们踊跃参与,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讲座特邀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创意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博硕生导师谢慧龄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设计艺术学院科研副院长丁凌云教授主持讲座并致欢迎辞。丁凌云副院长在致辞中强调了跨文化设计交流的重要性,希望师生能借助此次讲座汲取国际设计经验,推动本土设计的文化创新。谢慧龄教授以“筛选样品——比较分析——结论解析”为清晰脉络,结合马来西亚马来族传统服饰“巴迪服”的纹样设计、民族节日象征色彩的应用、民族文化中的几何图形设计规范等鲜活实例,层层深入剖析了马来西亚多元民族文化交融对本土设计风格、功能及价值导向的深远影响。她特别指出,本土设计的文化表达绝非简单符号堆砌,需在严格遵循文化当局规范的前提下,通过材质创新、科技赋能等现代手段激活传统符号的当代生命力,其观点为在场师生带来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深刻启发,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专题讲座落幕之后,为让嘉宾更直观了解学院教学科研能力,深化交流合作意向,谢慧龄教授等嘉宾们在设计艺术学院丁凌云副院长、实践中心欧阳安主任的全程陪同下,先后参观了学院冰雪创意工作室、产品设计模型实验室、文创产品工作室及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等核心实训平台。

在冰雪创意工作室,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工作室依托黑龙江地域特色开展的冰雪主题设计项目、产学研合作成果及学生创新作品;各实验室与工作室的特色化布局、实训设备及富有创意的学生作品,给谢慧龄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不时驻足询问细节,对学院将地域文化与设计教学深度融合的办学思路给予充分肯定,为两校后续开展实训教学合作埋下伏笔。

参观环节结束后,一场聚焦设计教育与文化创新的研讨交流会随即在会议室展开。谢慧龄教授与设计艺术学院师生代表围坐畅谈,围绕“马来西亚多民族文化元素的差异化提取策略”“商业设计中文化符号的适度转译”“跨文化设计的协同创新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探讨。

交流中,丁凌云副院长结合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实际,就“跨文化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生科研选题与民族文化结合的切入点”等问题与谢教授深入交流,双方就建立联合指导研究生的合作意向交换了初步想法;冰雪创意设计中心张鹏举老师提出“冰雪文化与东南亚民族元素的跨界设计可能性”,从设计理念、元素适配、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阐述,得到谢教授的高度认可,两人还就具体设计手法、文化符号融合技巧等交换了详细建议。

实践中心欧阳安主任则从实践教学角度出发,提出“民族文化设计需强化‘实践落地’导向,在课程体系中增设民族文化设计实训模块,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推动设计成果转化”的观点,引发在场师生共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霍文仲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围绕“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文字、符号的现代转译方法”提出问题,谢教授结合马来西亚本土品牌视觉设计案例,从符号简化、色彩适配、受众认知等维度给出具体解答。整场交流会思维碰撞激烈,氛围浓厚。

此次参观与研讨活动,不仅让谢慧龄教授全面了解了学院的教学、科研特色,更搭建了深度学术交流的桥梁,为两校后续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艺商创融”专题活动,不仅为师生搭建了与国际设计专家直接对话的高端平台,有效拓宽了跨文化设计视野,更精准锚定了“民族文化+商业设计”的科研创新方向。活动所积累的校际合作资源,将进一步推动学院设计学科国际化建设进程,对提升师生跨文化设计实践能力、强化学科科研创新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撰稿:刘锐 摄影:刘英圆、吕洋 审核:陈明军

版权所有:哈尔滨商业大学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