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福友率领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金向阳、教务处副处长李杰、教学实验设备管理中心副主任关祥毅一行深入法学院,开展法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专项调研座谈。法学院党委书记郑磊、院长高勇分别作工作汇报,学院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福友听取工作汇报
会上,郑磊系统汇报了学院党建工作成效,表示学院党委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一核引领、二维融合、四平台推进”为总体架构,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体系化、规范化与品牌化建设,着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高勇围绕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作专题汇报,提出以聚焦学科内涵建设与专业特色凝练,树立“坚持一个根本、实现两个目标、贯彻三个理念”的总体思路,系统谋划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法学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深化OBE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实践教学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未来发展路径,为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服务地方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强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这一关键方向,金向阳就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三方面建议,一要积极组织学生海外研学,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二要大力推动教师对外交流,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三要深化与国外高水平院校合作办学,依托地缘优势培育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听取汇报后,王福友充分肯定了法学院的工作成效,尤其是学院班子展现出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学院在人才培养、校友工作、特色办学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时指出了学院当前面临着专业可持续发展、师资水平提升及学院发展步伐加快等三个方面的核心挑战。针对下一步的工作方向,王福友从办学理念与具体工作两个层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殷切期望。在办学理念上,他提出四点核心要求,一是深刻洞察法学院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精准把握法治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时代需求;二是坚持立足实践,将法治观念的培育贯穿于法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三是全体教师应主动将个人成长融入学院发展大局,持续加强学习,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四是坚决打破“平均化”的培养定势,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全面成长,强化人文关怀。同时部署了五项重点任务,一是积极动员并支持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与教学项目,以高水平科研反哺教学;二是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核心地位,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坚持民主治院原则,广泛汇聚全院师生的智慧与力量,共谋发展;四是着力将法律援助中心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实践教学与服务基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影响力;五是强化课程体系内涵建设,严格规范教学秩序,筑牢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与会人员开展座谈
此次调研座谈,为学院在“十五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法学院上下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攻坚目标和努力方向。下一步,法学院党委将认真落实指导意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会议精神,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积极对接服务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在党的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法学力量。
撰稿:杨欣慰 摄影:罗政轲 审核: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