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放假不放松,学习“不打烊”丨学校暑期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深走实侧记

发布时间:2021-08-27 作者: 编辑:许蕾 摄影: 来源:宣传部

在一次次学习研讨中筑牢思想根基,在一场场宣讲宣传中感悟思想伟力,在一项项实践活动中聚合追梦新时代的强劲动力,在一桩桩为民解忧的生动实践中彰显使命担当……从酷暑到硕秋、从校园到基层、从书本到实践,学校党委将暑期作为党史学习教育“补钙壮骨”“蓄能充电”的关键时期,做到放假不停学、学习不断线,始终保持党史学习教育热度不减、标准不降。

风雨兼程百年路,不忘初心再出发。进入暑期以来,学校党委坚持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引导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全面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将理论学习、红色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相结合,进一步拓宽渠道、创新形式、丰富内涵, 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力促党史学习教育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进并举。

理论学习“面对面”,固本培元厚根基

“如何能够做到不辱组织使命,不负师生厚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把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用事实说话,用实践验证。”在全校处级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校党委书记孙先民作动员讲话,号召全校党员干部争做学习的表率、实践的先锋。

暑假伊始,学校党委组织180余名处级干部在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进行为期5天的集中封闭培训。培训课程涵盖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风廉政建设和党性教育等内容,通过开设《读懂百年庆典 读懂初心使命》《从百年党史汲取斗争力量》等多个专题,采用课堂讲授、沉浸式教学、案例分析、分组研讨、学习分享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赓续建党初心,站稳人民立场,提高履职能力,锤炼过硬作风。

学校党委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依托学校“两微一端”、宣传栏、“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思政工作专题网站等平台载体,转发学习资料与解读文章,制作推出宣传展示材料,整理编印专题学习资料,编制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简报7期,深入宣传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校24个基层党委、党总支把“暑假空档期”变成“学习充电期”,积极搭建“云课堂”,提升党史学习教育“云动能”。有效利用“学习强国”APP、“极光新闻”APP、黑龙江省干部教育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引导师生打造指尖上的学习“阵地”,将“每日学、学满分”作为学习目标,掀起新一轮“比学赶超”学习热潮,形成了主动学、主动考、挑战学的良好态势。

参观见学“实打实”,深学笃用强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深挖活用红色资源,以学校“一体两翼”文化育人模式为载体,以实地参观见学和“云”参观见学的方式,让遗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推动红色资源火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精神扬起来、红色基因传下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团以“弘扬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围绕传承龙江“四大精神”设计研学路线,30余名实践团成员历时8天,行程2100余公里,奔赴牡丹江、佳木斯、双鸭山、鹤岗以及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共青农场、梧桐河农场等市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走访了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珍宝岛、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梧桐河抗联纪念馆、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绥芬河秘密交通线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我省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独特而充盈的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铸魂者先铸其魂。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用好用活龙江红色资源,坚定政治信仰,永葆政治本色,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贯穿、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程。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组织30余名教师赴尚志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联精神”教学实践活动,缅怀赵尚志、赵一曼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弘扬历久弥新的东北抗联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全校各级团组织组建的122支“红色足迹寻访”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团队迅速铺开,陆续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基础科学学院“红色足迹寻访”团成员到北大荒博物馆、黑龙江龙人知青文化馆、知青纪念馆参观学习,追寻拓荒者足迹,传承北大荒精神,引领青年学生扎根龙江、服务龙江。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红色足迹寻访”团成员走访慰问“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探寻“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背后的初心故事。各学院专项团队分别奔赴东北抗联博物馆、宁安马骏纪念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山西临汾战役纪念馆、山东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全国20余个省区市的近百处革命历史遗址和遗迹,开展“重走英雄路”系列活动,拓展红色文化教育途径,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实效。

校团委依托校级“青马工程”学生骨干,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小分队,分别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尚志市及贵州省都匀市等地开展宣传宣讲。宣讲队员从看得见的变化切入、从打动人的故事讲起,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宣讲地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展示脱贫攻坚成果,宣传讲解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打造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平台。

为民服务“心连心”,凝心聚力促发展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学促知、以知促行、以行见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安心解困”五项行动,从“为师生办实事、为社会办实事”两方面入手,主动作为、善作善成,擦亮奋斗底色,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师生群众心坎上。

“暑假,我在岗!”这是学校后勤管理处教职工假期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让“暖屋子、好寝室、美校园”成为师生美好生活的新常态,后勤管理处利用暑期实施了23个改造项目。包括对南校区第1、2、5学生公寓和北校区第10学生公寓4500㎡外墙进行保温改造;对南校区第3学生公寓进行整体改造;对学生公寓6.8万㎡室内墙面进行粉刷;对1500㎡办公楼进行防水改造;对B区教学楼和C区管理学院2.8万片暖气进行更换;重新铺设A区主楼门前近3000㎡沥青混凝土路面;对A区学生食堂进行整体改造,更换铝塑铝窗、白钢雨水管、地(墙)砖,粉刷室内墙面等,确保新学期为师生提供更加安全、卫生、整洁、健康的校园环境。

学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广大师生“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带进百姓家。”为推进我校大食品学科建设,实现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科研处和食品工程学院联合发起成立我校“食品产业青年科技服务队”。在成立大会上,服务队的青年教师们郑重表示,将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迅速找准合作切入点,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对接服务,积极参与产品研究与应用开发,持续助力科技成果落地生根。为充分发挥我校省级科技特派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省级科技特派员暑期专家服务团赴肇东、北安、绥棱、庆安、勃利等市县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服务。专家服务团在参加科技振兴项目对接活动过程中,对当地企业及农户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并就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服务、中草药种植技术指导、产品设计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内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

志愿服务“手牵手”,甘于奉献勇担当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心向党,奔向远方……”,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太民村中小学生暑期夏令营汇报表演的舞台上,我校青年志愿者与太民村的孩子们一同高声朗诵《同心向党》,赢得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进入暑期,我校青年志愿者在继承优良传统,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聚焦助力疫情防控、乡村振兴、防灾减灾等工作,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结合我校与依安县战略合作整体工作部署,校团委组建了两支“青马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支教团队,分赴依安县太民村、福来村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为当地4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暑期课业辅导、心理关爱、普法教育、兴趣拓展等多元化的精准关爱服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计划的过程。”结合孩子们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的实际情况,驻太民村支教团成员专门增加了职业生涯规划训练专项辅导。为了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驻福来村支教团成员还特别设计了重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盛况、传唱红色歌曲、朗诵红色诗词等红色文化教育课程。

“家门口的暑期公益托管,开班啦!”以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留守困境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依托,我校派驻社工督导和社工专业学生志愿者,在鹤岗市绥滨县绥兴村、新兴村设立两个社工服务站,为当地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暑期公益托管服务。截止目前,共计服务55名留守困境儿童,提供个案服务11个,家庭探访23次;开展14项小组活动,服务时长累计246小时,服务人数达1460人次。活动受到《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等新闻媒体广泛关注,产生积极社会影响。

心中有大爱,肩上有担当。无论是在疫情防控一线,还是在抢险救灾前线,我校青年志愿者们从不“缺位”。在河南特大暴雨灾情危急时刻,我校共有10余名河南籍学生志愿者参加到河南省蓝天救援队、平顶山市义工联合会、焦作市修武县慈善总会等地抗洪救灾工作中,协助当地政府转移安置群众、运送抢险物资、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及灾后重建,以实际行动践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生动彰显了新时代商大青年的家国情怀。

奋斗未有穷期,赶考仍在路上。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全校师生将始终保持“赶考”姿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以党史学习教育培根铸魂,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版权所有:哈尔滨商业大学 管理登录